|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白洋淀不僅有著優美的自然景觀,豐富的物產資源,而且英雄的白洋淀人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和不怕犧牲的民族氣節,在反帝反封斗爭中拋頭顱,灑熱血。“七七事變”后,日寇對白洋淀地區實行道的“三光”政策,制造了多起駭人聽聞的。白洋淀人民在中央和的領導下,同仇敵愾、奮勇殺敵,以血肉之軀筑起長城。除團、武工隊、縣大隊、區小隊等紛紛建立,熊熊燃起。
被譽為水上神兵、令日寇聞風喪膽的“”就是當時活躍在白洋淀上的一支堅強的民眾。他們利用白洋淀港叉交錯、蘆蕩遍布、便于隱蔽的有利地形,端崗樓、打、除,配合大痛擊日寇,切斷了日寇從天津到保定的水上交通線,為支援太行山根據地、世界反勝利和中國民族解放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據了解,紀念館建成至今已有將近20年的時間,記錄著員在白洋淀與日寇作戰的光榮歷史。此次提升改造后共分紅色沃土、全民、的創建等8個單元供游客參觀。
白洋淀是中國海河平原上大的湖泊。位于河北省中部。舊稱白羊淀,又稱西淀。因電影《小兵張嘎》而中外。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沖積扇交匯處的扇緣洼地上匯水形成。現有大小淀泊143個,其中以白洋淀較大,總稱白洋淀。面積336平方千米。水產資源豐富,淡水魚有50多種,白洋淀由堤防圍護,淀內壕溝縱橫,河淀相通,田園交錯,水村掩映。淀上波光蕩漾,水鳥啁啾,蘆葦婆娑,荷香暗送,構成了一幅生態美景。素有華北明珠之稱、亦有“北國江南、北地西湖”之譽。2007年,保定市白洋淀景區經正式批準為國家5-旅游景區。
白洋淀(Bai-yangLake,亦作BaiyangLake),又名西淀,古稱掘鯉白洋淀。白洋淀上游接納海河水系中大清河上源唐河、潴龍河來水,下游由大清河排出。湖區水產豐富,蘆葦分布面積廣。環湖洼地大多已改為稻田。
白洋淀是5A景區白洋淀在河北安新縣境,地處京、津、石,各距離150公里左右,總面積366平方公里,這里古有“北地西湖”之稱,今有“華北明珠”之譽,詩贊“北國江南”,歌詠“魚米之鄉”,是帝王巡幸之所,“荷花淀派”誕生之地,雁翎神兵揚威之處,“小兵張嘎”造就之域。
白洋淀水域遼闊,煙波浩淼,勢連天際,總面積366平方公里,淀區被39個村落、3700條溝壕、12萬畝蘆葦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143個淀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