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溫度變送器按工作原理分類,主要是熱敏元件的不同, 有:熱電偶,熱電阻(金屬),和半導體熱敏電阻。帶傳感器的變送器通常由兩部分組成:傳感器和信號轉換器。傳感器主要是熱電偶或熱電阻;信號轉換器主要由測量單元、信號處理和轉換單元組成(由于工業用熱電阻和熱電偶分度表是標準化的,因此信號轉換器作為獨立產品時也稱為變送器),有些變送器增加了顯示單元,有些還具有現場總線功能。
供電電源引起的故障
正常的溫度變送器供電范圍是9~30VDC,或者8.5~30VDC,客戶現場使用較多的是12VDC、24VDC直流開關電源。一般情況下,電源不會對溫度變送器造成損壞。如果電源出現問題,就很有可能損壞溫度變送器。
(1)供電電壓偏低。溫度變送器供電電路的設計一般情況是留有余量的,如果低于標準供電電壓2~3VDC(當然,低功耗的溫度變送器根據不同的輸出,可以做到5VDC供電,甚至3.3VDC供電),在確保溫度變送器正常功耗的情況下,溫度變送器是可以正常工作的。即使不能滿足溫度變送器正常工作所需的功耗,溫度變送器只是不會正常工作,也不會損壞。
(2)供電電壓偏高。一般情況下,高電圧不能超過32VDC,超過基本會損壞溫度變送器。即使僥幸電源電路中沒有元件燒毀,也會降低其使用壽命。
(3)共用電源的問題。在系統中,多數設備共用同一電源的現象非常普遍。一般情況下,同一功耗量級的設備基本會相安無事,就怕系統中有大功率的設備或者不斷起停的設備,輕則會造成電荷堆積引起干擾,重則會產生浪涌。因此,工程師在設計電路時,好具體分析下所用的設備和儀器儀表,將不同類型的設備、儀器儀表分開供電,做到互不干擾、互不影響
熱電偶變送器電路和熱電阻變送器相似,主要區別為冷端補償和線性化電路。冷端補償電躋相對比較簡單,而線性化電路則比較復雜,下面只對線性化電路進行分析。
電偶線性化的方法是根據熱電偶自身電壓與溫度的作線性關系,將運放輸人電壓與輸出電流擬合成若干分段直線,且逼近熱電偶自身的電壓和溫度非線性關系,此時輸出電流與溫度為近似線性關系。線性調整的是分段改變運放的放大倍數,使其成為分段直線。具體做法是使二極管補償電阻組成的折線并聯支路在輸人信號的不同位置相續起作用。
根據熱電阻和熱電偶變送器電路的分析結果,可制作相應的輔助軟件,簡化傳感器類型和測溫范圍變化時需對電路相關參數進行調整的過程軟件中可利用分析公式,計算出各輸出值,然后通過逐步改變相關電路參數如線性化調整電阻、放大倍數調整電阻和調零、調滿電阻等,使輸出電流I、滿足4-20mA的線性輸出,實現不同測量條件卜,迅速確定電路參數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