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亮點:一元麻將微信“群”—tt552662—vy23547—【930229533】客服QQ464870180—客服微號! 2.特色:廣州紅中一元一分正規麻將群、一元一分 3.類型:(1-2元紅中麻將)(爆炸碼)--(2人跑得快) 這就是我2003的冬天,有點凌亂,有點簡單。 我了解一家世代以開鎖為生的人,開鎖絕技一線單傳,且秘不外泄。有一次二姐把我新居的鑰匙扭斷了,只好找這家的少掌柜來開鎖,我看見他向鎖孔中滲了一點油,然后用錘子敲了敲,又不知用了一個什么工具撬了一下,斷了的鑰匙就從里邊滑出來,門打開了,前后不過十秒,標準收費三十元,見于是熟人,優惠到二十元。我說這錢真是太好掙了。他說,是嗎,是嗎?收拾了工具,一臉孤漠地走了。這世上沒有他打不開的鎖,所以全世界的鎖于他形同虛設,哪怕是高檔汽車,哪怕是金庫。這樣的人既是天使又是魔鬼。他家祖傳的修鎖鋪一直能開到現在,大概不存在德薄流卑的事情吧。 />擇校進行時 一個普普通通的動詞"擇"這些年竟被教育界炒得紅紅火火火冒三丈。大學生嗶業了,國家不包分配,讓雙向選擇,數以百萬計的學子東奔西走的"擇業"。"擇"字本就漲了身價。殊不知高中、初中、小學乃至幼兒園的學生和家長們也都一哄而起的炒這個"擇"字--擇校。這樣一來,幾乎牽動了全社會,不是千家萬戶,是千萬家,上億戶,不是千軍萬馬,是數千萬乃至數億人都在為這事而勞神、而揪心、而奔波。 這一熱潮的熱源在教育--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公平。國家、地方都有著不同層次的重點院校、重點中小學、中心幼兒園。這里不僅校園大,樓房高,校舍新,教室闊,設備全,更重要的是云集了一大批骨干教師、教學精英。于是乎,大家便爭,便搶,便擠,便"擇"。 這一熱潮的另一熱源來自獨生子女。一家就那么一個孩子,家長們眼巴巴的看著他們長大,眼巴巴的盼望他們成龍成鳳。讓他們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還不行,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上最好的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跑腿求人算什么,大把地掏錢算什么--為子女的教育投資是最劃算的投資嘛。國家這樣講,他們也這樣想。 擇校的結果使重點學校快速的富了起來,使尺寸有限的教室人滿為患--一個班竟然擠進去八九十個學生!那教育的質量便沒有了保障。苦口婆心的說教說不服這些人,巨額的擇校費嚇不退這些人,強硬的政策壓不退這股潮流。重點學校們有喜也有憂。 為了孩子能進入重點,有人陶大價錢買假戶口,有人轉彎抹角找各種關系,有人找領導批條子,有人請客送禮賄賂領導,稱得上挖空心思無孔不入不擇手段。又一股不正之風便呼啦啦吹起。 暑假是學生升學的季節。暑假是擇校的季節。那些家長們晝伏夜出,提著大包小包,揣著紅包借著夜幕結隊潛伏在學校領導們莊園附近的在電桿下、樓房后、墻旮旯,脖子一伸一縮,一伸一縮,兩眼放著灼灼的光亮,死死的盯著那條通往領導家的大路或者小道或者大門,審視著每個走過的行人和每個進出那扇門的男女。 我在教育部門工作。我家的左鄰是市重點中學的校長,右舍是市重點小學教導主任。每天晚上左右兩邊的腳步聲不斷敲門聲不絕,一直要響到深夜。有好幾個晚上,我都睡了,聽得有人敲門。起身開門,總會擠進一個陌生人提著一嘟嚕東西滿臉掛著汗珠問,是趙校長嗎?是張主任嗎?我說我姓李,他便趕緊退出門去,滿臉的尷尬。悻悻的。 昨天夜里,我愛人的一個同學找到我家來,說她的兒子想上重點高中,幾次敲校長家的門,不開;打校長的手機,不接。要我愛人幫她。我愛人去了。敲且叫,門開了。說明來意,校長堅決拒絕。拿出帶去的三千元錢,校長火了。她倆便將錢往茶幾上一撂奪門而逃,情急中竟然忘了向校長交待孩子的姓名考號和成績。跑回我家趕緊將門關死,好像害怕校長追來似的,惹得我將肚子都笑疼了。 今天上午快下班時接到一個電話,是我高中時一個同學打來的。他從距城二百多里的鄉下來。他邀我在一家酒店見面。二十多年沒見面了,我得去。他備了很豐盛的酒菜等著我。飯間,他說他的女兒想上重點中學,讓我給疏通疏通。他拿出五千元,說是活動經費,學校收的擇校費和學費他會一文不短。他態度急切而誠懇,我卻無能為力愛莫能助。我千說萬說他總是不信,總以為我不愿幫他,好幾次要給我變臉的樣子。 席快罷時,我借故溜出,去服務臺結了帳買了單。三十六計走為上,我開溜了。(745000甘肅省慶陽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