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中國碳纖維的發展
我國從1968年開始研究碳纖維,很快研究出碳纖維1#,相當于T200的水平,1976年建成中試線,那是與日本東麗公司的差距為5年。后來碳纖維2#的研究久攻不下。差距已拉大20多年,無競爭可言。碳纖維材料的成型工藝方法及應用碳纖維材料成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熱固化成型,一種是熱塑型成型。同時由于發達國家對我國幾十年的技術,至今沒能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工業及民用領域的需求長時間依賴進口,
盡管碳纖維生產流程相對較短,但生產壁壘很高,其中碳纖維原絲的生產壁壘是難中之難,具體表現在碳纖維原絲的噴絲工藝、聚腈聚合工藝、腈與溶劑及引發劑的配比等。目前世界碳纖維技術主要掌握在日本的東麗公司、東邦Tenax集團和三菱人造絲集團,這三家企業技術嚴格保密,工藝難以外露,
根據產品規格的不同,碳纖維目前被劃分為宇航級和工業級兩類,亦稱為小絲束和大絲束。通常把48K以上碳纖維稱為大絲束碳纖維,包括48K、60K、120K、360K和480K等。目前,在制備碳纖維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時碳纖維的表面改性主要采用氣相沉積、液鈉法等,但因其過程復雜、成本高,限制了碳纖維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的推廣應用。宇航級碳纖維初期以1K、3K、6K為主,逐漸發展為12K和24K,主要應用于和高技術,以及體育休閑用品,像飛機、、火箭、和釣魚桿、高爾夫球桿、網球拍等。比如一架空客A380需耗用30噸碳纖維、一架
國外引進,產品以12K的T300級碳纖維為主導產品,并準備引進成熟的預浸料生產線。華皖碳纖維公司二期建設規模將使碳纖維產量翻一番達到400t/a。此外,山東、浙江、廣西等地也有擬建碳纖維生產線的計劃。
三、碳纖維市場需求與用途
2008年我國啟動和實施的大飛機重大專項整體配套項目中,包括了碳纖維在內的諸多化工新材料項目,隨著以該專項為代表的國內各領域對碳纖維產品的需求增加,許多碳纖維研究項目或千噸級產業化項目紛紛啟動。由于我國碳纖維行業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產業化技術,產業發展不會一蹴而就。3)應用范圍從少數高科技領域、軍事部門擴展到整個工業民用的各個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