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能量管理系統(EMS)的主要任務是對系統各設備實時監控及智能管理,實現數據采集、存儲、處理、上傳以及運行控制、運行策略制定等,進行總體化、信息化的監控管理。EMS可以確保儲能系統的能量化利用,優化電池的充放電計劃,提高儲能系統的運行效率和可靠性。同時,EMS還可以實現響應電網的調度和需求,以實現電網的穩定和優化運行。
潛熱儲存則是利用材料由固態熔化為液態時需要大量熔解熱的特性來吸收儲存熱量,熱量釋放后介質回到固態,相變反復循環形成貯存、釋放熱量的過程。這些技術使用如熔鹽、混凝土、鋁合金或巖石材料等介質將熱量存儲于絕熱容器中,使用廣泛的技術路線是熔鹽和聚光太陽能(CSP)發電設施相結合。熱能可以以顯熱、潛熱或兩者兼有的形式儲存,即可通過改變介質溫度、改變介質材料狀態或熱化學熱反應等來儲存熱能。
儲能系統的應用場景
①發電側
提高新能源的可調度性,避免棄光,棄風。實現新能源輸出功率平滑,減少對電網沖擊,提高輸出電線路的利用率。應用場合: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等新能源。
②輸電側
為電網提供調頻,調峰。主動實現有功,無功發出,改善供電品質。應用場合:發電廠,新能源電站。
③配電側
提高光伏自發自用率,負載自平衡率,減少系統與電網間的能量交換。電網故障情況下,系統可獨立運行,保障負荷用電。應用場合:微電網,自發自用分布式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