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電磁輻射檢測方法
環境監測(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1、環境中的電磁輻射大多可視為平面波,因此只需測電場強度。但在不能當成平波的場所,需對電場強度和特性:波粒的輻射強度分別測量。
2、測量儀器可以用干擾場強儀,頻譜儀,微波接受機等,測量誤差應小于±3bB,頻率(frequency)誤差應小于被測頻帶中心頻率的1/50。
3、針對某一輻射體的特定環境測量,應依據所測輻射體的天線(解釋:一種變換器)類型,在距該天線2000m以內大輻射方幾上選點測量或根據輻射方向圖,分方位選點測量。南通環境檢測中心是指通過對影響環境質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測定,確定環境質量(或污染程度)及其變化趨勢。環境監測的主要手段包括物理手段、化學手段、生物手段。
4、對于一般的電磁輻射(Radiation)環境監測(environmental monitoring)布點,通常可依主要交通干線為基準,以一定的間距劃分網格進行測量。
5、測點應選在開闊地段,要避開電力線、高壓線、電話線、樹木以及建筑物(building)等的影響。南通環境檢測中心是通過對人類和環境有影響的各種物質的含量、排放量的檢測,跟蹤環境質量的變化,確定環境質量水平,為環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礎和保證。簡單地說,了解環境水平,進行環境監測,是開展一切環境工作的前提。是指通過對影響環境質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測定,確定環境質量(或污染程度)及其變化趨勢。環境監測的主要手段包括物理手段、化學手段、生物手段。
服務名稱:射頻電磁輻射檢測
服務項目簡介:
一、射頻電磁輻射
射頻即Radio Frequency,通常縮寫為RF。表示可以輻射到空間的電磁頻率,頻率范圍從300KHz~30GHz之間。射頻簡稱RF射頻就是射頻電流,它是一種高頻交流變化電磁波的簡稱,每秒變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電稱為低頻電流,大于10000次的稱為高頻電流,而射頻就是這樣一種高頻電流。在電子學理論中,電流流過導體,導體周圍會形成磁場;交變電流通過導體,導體周圍會形成交變的電磁場,稱為電磁波。在電磁波頻率低于100khz時,電磁波會被地表吸收,不能形成有效的傳輸,但電磁波頻率高于100khz時,電磁波可以在空氣中傳播,并經大氣層外緣的電離層反射,形成遠距離傳輸能力,我們把具有遠距離傳輸能力的高頻電磁波稱為射頻,射頻技術在無線通信領域中被廣泛使用。
通過對移動通信周邊環境的電磁輻射水平進行檢測,判斷在周邊的居民住宅、醫院、學校、辦公樓,及其他公眾經常活動區域的電磁輻射是否符合。
檢測項目
(1)綜合場強測量:對周邊可能受到影響的居民樓、醫院、學校、辦公樓等進行綜合場強測量,可以快速判斷周邊電磁輻射環境總體水平是否符合。
(2)選頻場強測量:可以準確測量每個的輻射水平是否符合,甄別環境背景值、各電磁輻射強度值。在綜合場強測量值偏高時,應采用選頻場強測量方法,對5G的監測須采用選頻場強測量方法
(3)自動連續測量:可對電磁輻射進行全天候長時間連續監測,掌握在不同時段對環境的影響情況。
(4)高空測量:采用載電磁環境監測系統,對進行不同空間高度的電磁輻射檢測,了解對周邊高層住宅的電磁輻射影響情況。
檢測對象
(1)移動、聯通、電信等運營商的移動通信
(2)企事業單位的集群通信
檢測依據
《移動通信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HJ972-2018
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 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 HJ/T 10.2-1996
誤區:離通訊基站越近輻射越大
通訊基站輻射屬于“燈下黑”,距離近不一定輻射大。近年來,許多新建住宅小區的手機信號不好,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舊基站被拆除,新基站又難以落地建設。目前,城市中絕大部分通訊基站優先選擇建設在公園、綠地、廣場、路燈桿相對寬敞的公共區域內。
很多市民認為,離通訊基站越近輻射越大,因此反對在自家小區內或樓頂上建通訊基站。其實,通訊基站的電磁波主要向水平方向發射,在垂直方向上衰弱明顯,所以基站的正下方,功率密度往往是小的。就像是“油燈”一樣,越在燈下越黑暗,越向外亮度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