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進群方式-[tt552662]或者《vy23547》【930229533】--QQ(QQ464870180)--免押金模式 :紅中麻將一元一分 2.簡介:找麻將,手機麻將 安全指數:綠色、真實、靠譜 3.時間:全天24小時、手機麻將、游戲類型:廣東紅中15張跑得快 正規廣東紅中癩子麻將,15張跑得快,一元一分群,24小時不熄火 1、落花蓄意,清流薄情。2、但為君故,沉吟于今。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4、結.... 爬上一道山嶺,就近距離看到了祁連山南麓的主峰,似乎一把巨大的白色劍鞘,插在天地交接之處。那種素潔而又龐大的白,我平生第一次仰望,忍不住滿心的景仰,想到了最為高貴的詩歌和超凡脫俗的靈魂。向下俯沖時,看到風化的紅色石山,忽然有一種鮮血的感覺,細碎的紅塵尾隨車輛,拖出一條急速翻滾和消失的紅龍……轉過一道山梁,迎面是一條更大的峽谷,兩邊灰色的山梁高逾百丈,一條寬闊的河水,在亂石間濺著無數太陽的光芒,向著煙嵐氤氳的遠處滔滔不絕。????快到肅南縣城的時候,路邊有幾片長滿青稞和油菜的田地,青油油的綠色和金黃色的花朵在一色蒼灰的背景中格外鮮艷奪目。肅南縣城似乎很小,從南到東,不過數百米。下車之后,第一個迎面撲來的是涼爽的風,似乎從積雪上飄來的,有一種貼身的清涼感——當然,風中還夾雜了牛羊糞便(被身體過濾的腐爛的青草)和奶制品的味道,有點腐臭,但更多的是清香。???傍晚,暮色從兩邊的山坡上蔓延,到一家飯店吃飯,裕固族詩人蘭永武先生做東。坐下來,我向他打聽了多次在報刊和其他朋友口中流傳的裕固族作家、學者鐵穆爾先生,說到內蒙出差了,期待的心情灰暗了一瞬。那一次,我第一次吃到了風味羊肉——類似烤羊肉串,只是不用簽子。和大家一起喝酒,高度數的青稞酒,入口像火,一直燒到胃里。我喝了好多,卻沒有一點醉意。爾后又轉移到一頂白色的帳篷當中,坐下來,繼續喝酒,吃手抓羊肉。所不同的是,多了幾個裕固族姑娘,唱著蒙族、藏族或者本民族的民歌,逐一向我們敬酒——每個人三碗,銀色的碗,足有3兩多。當姑娘們嘹亮的歌喉站在我面前時,我聽到了從他們口中唱出的蒙古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急忙站起來,端起酒碗,食指三彈(向上一下,向下一下,再點自己眉心一下),一飲而盡。???后來是銀杏•吉斯、德德瑪、騰格爾、亞東、李娜等人的歌曲,從黑色的音箱連綿而出,隨著音樂,我也和大家一樣,學裕固族姑娘跳舞——我知道自己是拙劣的,但我喜歡——以身體的舞蹈來表達在肅南的喜悅心情,以一個過客的身份在肅南留下激越的生命幻影。一曲又一曲之后,坐下來繼續喝酒,那時候,暴烈的青稞酒似乎溫和下來,就像清水一樣,還有一種淡淡的甜味——我好像又喝了很多,但沒有醉意,走出帳篷,迎面的黑是稀薄的,我想那是祁連積雪的作用,是上天積攢在大地上的靈性之物,在人類最為安靜時刻的一種照耀——風還在吹著,河水音樂一樣嘩嘩響亮。抬頭的天空當中綴滿了星斗,燦爛的,永恒的,靜止和運行的,都令我感到了一種與眾不同的美。????第二天早上,出肅南縣城,沿峽谷向南行駛,寬闊的河道當中,巨石林立,水流激蕩。山坡照舊寸草不見,陡峭得仿佛傳說中的天梯。沿路看到不少淘金的機器和人,在河水當中,原始而又安靜地勞作——到大岔牧場,下車,山谷內的風是冷的,冬天的清水一樣撫過身體。坡底平緩處,有一座磚瓦房屋,旁邊還有一頂可以容納10個人的大帳篷。白色、紅色或者黑色的牦牛就在近前的草坡上,石頭一樣移動。更高的山坡上,分散著成片的羊只和馬匹,咩咩的叫聲和咴咴的嘶鳴從巖石上流傳下來,在河水當中,似乎打了一個漂亮的漩渦,再傳到人的耳朵中。???有一頭不足半歲的小牦牛遭難了,只剩空殼的身體就在帳篷一邊,血肉模糊,讓我看得心疼,主人說,小牦牛無法抵抗狼群的圍攻,一旦離開牛群,十有八九就會葬身狼口——古老而靈性的狼,在我的家鄉已經絕跡多年,而在肅南,祁連高地的牧場周圍,它們依舊活躍……在狼和牦牛之間,我不知道更應當接近哪一個族群——狼的孤傲、決絕和不妥協,牦牛的憨直和堅韌,都是我所喜歡和熱愛的。????我沒有想到的是:30多歲的女主人竟然生就了一副好嗓子,紅艷艷的嘴唇開合之間,就是一串響徹云霄的歌聲,仿佛從冰面上滑過來的,激越、嘹亮而又高亢清澈——在她的帳篷里,我們盤膝而坐,又是青稞酒,溫熱的奶茶讓我覺得了一種從里到外的滋養和浸潤。大塊的羊肉還帶著血絲,我不習慣,但非常喜歡這種無所顧忌,具有原始意味的生活。???第二天上午到位于臨松山下的馬蹄寺,始建于北涼時期,為藏傳佛教在河西的圣地之一。進入峽谷,遠遠看到高高的臨松山,上面白雪,下面青草,中間是一道截然分明的黑蘭色分隔線。還沒有走到馬蹄寺石窟近前,抬頭看到石窟的最高層,一個紅衣喇嘛站在木質的懸板上,寬大的長袍被風吹動,高宣的佛號和旋轉的經筒使得幽深的山谷充滿了神秘氣息。???馬蹄寺分南北二寺,北寺在永樂十四年被明成祖賜名“普觀寺”,后又有康熙皇帝賜寫“青蓮筏”匾額……共5層19窟。石窟入口處的一塊巨石上,有一個巨大而清晰的馬蹄印——唐僧抑或清康熙皇帝的坐騎所留……沿窄小的洞穴攀援而上,看到各類的佛像,慈眉善目,神色雍容,與他們對視片刻,頓覺性情優柔,內心安詳。在第17窟,我看到一尊女性佛像,類似敦煌飛天,姿態曼妙,神采奪目。那種拔地欲飛的姿態,充滿了旖旎和縹緲的幻想感——到頂窟見到那位紅衣喇嘛,請求也像他一樣,站在高高的懸板上俯視整個臨松山峽谷,但卻遭到拒絕——我遺憾看看在風中與石壁碰撞的已經朽掉的木板,再看看一臉和善的喇嘛,心中竟然有一種說不清的滋味。???乘車離開時,稀薄的黑夜從河谷的卵石和山坡上的霧氣一樣升起來,馬蹄寺石窟內隱約的燭光明明滅滅——我想,那些佛是安靜的,在祁連雪山,以石頭作為肉體的巢穴,而靈魂則和天空融為一體——離開肅南,回到巴丹吉林的很長時間,總是不自覺地想起在肅南的種種感覺,身體的親歷讓我第一次認識了從沒謀面,但異常動人的祁連高地上的風物和生靈,比如十月風中飄搖的羽毛草、手提叉子的裕固族牧人、流水沖刷的各色卵石、大批的牦牛和羊群,奔馳的馬匹在濕潤的草地上一個又一個美麗的蹄窩、大片的森林、出沒的狼群、旱獺、不易見到的黑熊……我始終覺得,在河西乃至整個中國,那片起伏的山地始終有著一種獨一無二的生命原生力量。??? 剛下車,很多雪花朝著我的臉頰跳動,他們等不及了。我愿意欣賞他們,我只有我。村里的其他人在房子里的火中是烤火。人們都害怕寒冷,沒有人愿意出來,更不用說欣賞,也許農村人民習慣,沒有任何興趣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