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亮點:一元麻將微信“群”—tt552662—vy23547—【930229533】客服QQ464870180—客服微號! 2.特色:廣州紅中一元一分正規麻將群、一元一分 3.類型:(1-2元紅中麻將)(爆炸碼)--(2人跑得快) />【叔娘送我野菜糍粑】 叔娘從新年鞭炮的氛圍中走來,花布圍裙兜滿面黑黑的糍粑,摻野菜的黑糍粑在叔娘懷里,如一窩剛從雞窩中取出的蛋。 青面白背的野菜,我不知道你的學名,而你的土名我又無法用文字準確表達。 搖曳復搖曳,這大山的毫毛,扎根在深山的精氣里,通過葡萄藤樣的山徑連著叔娘的血管。 粗礪的黑手,叔娘靜脈凸現。 接過她的野菜糍粑,抑或三百六十五日,抑或大山的一張張賀年卡,異香將被帶到我生活的縣城。 新年剛開始就會被鄉情占據。 1995年春節【穩穩搛住臘肉】 一年的積蓄也不能迫不及待,必須有耐心,臘肉是時間的凝結。 擦鹽之后,一日復一日煙熏火燎,直到發黃發黑,成為濃縮的東西。 縣城也在年邊模仿鄉情,終因性急,弄得不倫不類,那不是我認可的臘肉。 硬火站在寒冬,母親站在寒冬,將鐵質的臘肉皮燒軟,滋滋作響,油滴不斷。 糯米酒,豐收之日就已釀造,篩到杯里還泛著金色的秋光。 趁著滿屋的酒香,我穩穩搛住臘肉。 一年的鄉情,輕易搛不起來。 一年的鄉情,必定得細嚼慢咽。 1995年春節【油菜花又黃】 或許在我離城的時刻,花苞已作好了準備,當我置身春意的田野油菜花用亮案我的鄉村。 早已見慣的花朵,依然激起我心中的漣漪。 我聽見爺爺的歌謠,在花從中嗡嗡成潮。 1995.3【古渡船夫】 守得住老船,守不住一江春水。 夕陽抹紅老皺紋,如這古渡的石頭。 看來來往往匆忙奔波的人,不語。 一日多少回駛過,永不停歇的流水。 1995.3【我又踏上黃土路】 黃土的小路悠然著,我雙腳踏進泥濘,稀爛的黃泥濺滿我的褲腳。 往昔沾在我褲腳上的黃泥,在進城的路上,被我狠狠拍掉。 其實城里也有許多灰塵,甚至城里人眼里也有。 灰塵的城市不長莊稼。 我雙腳踏進黃土小路,就像一回又一回的夢境,我又腳踏進泥濘,稀湯的黃泥濺滿我的褲腳。 1995.3【打水漂】 打一個水漂,江邊的花就開了。 打一個水漂,阿妹就笑了。 打一個水漂,童年的夢放飛了。 打一個水漂,皺紋展平了。 打一個水漂,童謠唱起了。 打一個水漂,飛到阿妹那兒去了。 1995.3【山寨教師】 房頂裊裊升起,山寨黎明的消息樹。 燈下,夜里的白晝,是無法衡量的時間。 山里的小鳥在身邊嘰嘰喳喳,你是一只鳳凰。 你只是家里的一位客人,在學校重建家的概念。 你就是一支粉筆里外潔白,當生命臨盡時方退下來。 小鳥們從你的字里行間飛出,在藍天上展翅翱翔。 一輩子的字就只這藍天上的幾行最好,你笑了,由衷地笑了。 1990.10.31【最后的守望】 充滿血和汗的部分,常常遠離人們,揮淚而去。大片大片的土地,癟谷泛濫。 田野的守望者,在秋風中,稻草人搖搖晃晃。 最初的那群鳥,以及土生土長的吆喝,在田野的孤樹上,痛苦地回望。 高呼一聲已不能夠,紛紛飄零落葉。 掩蓋十分微妙的情感,泥土里冬季很溫暖。 1992.3.18【鋸木】 為什么路選擇了無縫的嚴實? 鋸子的歌唱,令一切聲音暗淡無光。 黑色的胴體,用汗水作為語言。 以寸為單位,行程遙遠,就像整個人類歷史。 既然已選擇,就得如蟻啃骨,鋸子的歌聲透進胸膛。 鋸子,不倔的鋸子,一代又一代人緊握的鋸子,漸漸锃亮可鑒,照出各色人的影子。 1991.6.20【犁開一片浪】 握一縷晨曦,犁開遙看有近卻無的早春,爺爺不易外露的感情,翻作一片浪。 土地微微的痛楚和被切入的歡愉,在乍暖還寒里,血色紅潤。 寒意的風,在感覺之外,搖了搖爺爺的霜發,草籽花泛出一層淺笑。 不易外露的感情,卻最深沉啊。爺爺的喝牛聲,震落枝頭那片陳年枯葉.。 1991.7.25【我是一棒包谷】 我靜靜地揚花,呼喚風,風就來了。 回憶和憧憬飄香,縱然淡得若有若無。 娘扎根苦澀的黃土,沉重地站著,肩上有我。 我在風中雨中陽光中灌漿。 鳥鳴自詩中游來,劃動片片金光。 就在這一刻,娘在季節里枯黃。 一雙長滿老繭的手,掰我下來。左腳踩著娘的目光,右腳踩著生命的痛苦和歡樂,我流浪遠方。 驀然回首,娘在風中,對我張望,搖曳著柔弱欲倒的身子。我的目光怎能扶住娘深沉的渴望? ——娘! 1991.7.30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我開始沉迷口琴,后來就喜歡了笛子、蕭、吉他,有著浪漫氣息的樂器。在幽幽的旋律中體會著無言的心情。最初常常在自家的榆樹下拿著一本翻的破爛的音樂書,翻來覆去地練習。沉浸在自己制造的音樂天堂,完全忽視了家人不忍傾聽的痛苦,待到姐姐忍無可忍劈手把口琴從我的嘴角拿去,那一時才明白,自己生命熱愛的東西,竟有好多好多的人不喜歡。血從嘴角滲透,渲染手指手背都是,連黃昏的庭院都有一種溫暖的血腥氣。樂譜究竟沒有學會,只是在自己還能哼唱的旋律,熟練地用口琴表達出來。 有時候感覺時間過得真慢,特別是等人或是生病躺床的時候。我在過兩次生重病的經歷,一次是1984年的五月十六日,我在學校操場打球時突然暈厥,被老師和同學送到了醫院。那時還沒有核磁共振儀,醫生們都束手無策,給我推了一針靜脈注射液,我醒了過來,看見床邊全是人,老師和同學都焦急地望著我,或和醫生低聲交談著。心腦外科主任在那里安排護士們配吊液,幾個人表情嚴肅,似乎我的病情很不簡單,一個醫生低聲說了一句:會不會是美尼爾氏綜合癥?另一個搖了搖頭說不像,應該是低血糖引起的昏厥,還有的說該不會是心臟病吧,做做心電圖看看?我感覺像是解剖床上的一具尸體標本,等待著他們的最后解剖結果。天花板是白的。可我感覺像是黃昏時的天空,有一種黃色的光在晃動,四周的物體在移動在旋轉在漂浮,包括醫生、老師、同學、吊瓶、墻上那個帶著紅圓圈的“靜”。窗外的風吹進來,白色的窗簾飄起來,還有護士的白大褂的衣袂,我感覺自己身邊飄浮著天堂的使者或是死神的冷靜的微笑的面孔。空氣中充溢著濃烈的梔子花香以及陽光的味道、潮濕而略帶霉腐味的草地氣息。后來,一個胖護士長說了一句我沒聽懂是什么病――阿爾茲海默病的前兆現象,她低聲地說,這孩子多可憐,這種病無法治愈。我不知道阿爾茲海默病名的英語單詞怎么寫,我那時對英語特別敏感,有機會都想學學。后來從林老師那借了韋氏英語大辭典查到那種病的英文拼法以及病的大致癥狀,結實嚇了一跳,原來就是人們常說的早老性癡呆癥,也就是腦細胞在一定年齡后會不間斷地衰減死亡,直至整個人失去正常的記憶和思維能力。這在我們老家的老年人當中并不罕見。我怎么會得這種病?我不相信,至少我當時不相信,我才多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