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喬子赤腳從床上跳下來,高聲喊著:“我有主意了,咱買一只貓,放在郊區的姥姥家養著,到了星期日,咱去姥姥家把貓接回家,過上一天,周一媽送我上學,順便把貓送回姥姥家……”我正哭笑不得的時候,沒想妻子通了,說這叫創意!我想,這主要得益于妻子樂意回娘家的緣故
想寫點什么,可不知為何心總象午夜里的飛絮一般靜不下來
窗外,這夜晚的漆黑讓眼睛無可救藥的陷入一片迷惘
反思自己依然在這個世界堅強存在的意義和理由,可我仿佛遺失了打開通往過去和未來之門的鑰匙
只覺得頭痛欲裂,好想喝酒
也許是自己習慣了在酒精里尋找能讓自己獲得解脫的洛亞方舟的緣故吧
我不想讓自己生活得很痛苦,所以學會了思考,可思考的過程往往卻讓自己痛苦萬分
成功、失敗、得到、失去,這些都是能讓痛苦生成的土壤
所謂成功,所謂得到永遠不可能是絕對的;同理,失敗、失去已然
當我將這一切都追溯到了源頭忽然發覺自己最終忙忙碌碌追尋的結果竟然只剩一種空無,心底不禁感覺到一種徹底的悲哀
因為,我無法為自己在人世辛苦的這一過程找到一個完美的注腳,一種無法擺脫的孤獨感將自己牢牢的縛住
菩提本無樹, 明鏡也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染塵埃
佛說眾生的痛苦都是來自于眾生內心的欲望,庸人自擾好象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要想獲得解脫就必須擺脫內心的欲望
可是,我忽然想到解脫本身又何嘗不是一種欲望?如果刻意的去尋求解脫豈非過于執著?佛自己也是反對執著的呵
看來我在試圖獲得解脫的過程中又一次失敗了
我又想到了隨緣兩個字
可是什么叫隨緣呢?是不是說隨緣就是一種真實的虛無呢?面對自己的欲望和追求,因為可能招致的痛苦和失敗而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放棄呢? 佛曰:不可說
我恍然頓悟
看來佛是虛偽的,他所給予的答案仿佛就是當代的詩歌,很少能夠讓你得到一個比較明了的意象,變著法子的讓你云山霧水不知所以
其實任何事情你沒有用心的去做過,又怎知自己做不做得到?隨緣應該是在事情有了結果之后的一種心態,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而不是你前行之路的障礙,逃避現實的理由
生存的意義是相對于活著的人的,對于死人任何事物都是不存在的
既然我們終究難免一死,又何必去刻意的非要給自己一個存在的意義和理由呢?關鍵在于開心,只要開心就好
所以不必太過在意別人眼中的自己,只要對得住自己,包括自己的良心,怎么活已經不再重要
面對十萬大山,我算是酣暢淋漓地體會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巍峨
并且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偉岸,什么叫永垂不朽
面對這亙古的,無欲無為的豪邁和坦蕩,總會讓人聯想到高高在上的王者和眾神的宮殿
人世間的一切都變得無足輕重
生于死都顯現得比鴻毛還輕
十萬大山并不是我們在云南高原尋常慣見的那種形如金字塔樣的,通俗而笨拙的大山
組合成十萬大山的每一座山峰都是獨立的,都是孤傲的
一柱一柱地拔地而起,一重一重地鋪排開來
互不依附卻又相得益彰,獨領風騷卻又眾志成城
充滿了自信、自立、自強
山色也與其它的大山有著明顯的區別,是那種透著冷洌,透著堅韌的鐵灰色
稀疏的植被,根本無力掩飾它咄咄逼人的崢嶸
當然了,她也不是孤傲透頂的
當我拿了事先準備好的問題去問她時,她完全不知道自己中了圈套,而是耐心地為我講解
我的注意力不在題上,我直直看著她的樣子,她的眉毛微蹙起,有時用鉛筆輕輕地敲下嘴唇,完了便問,明白了嗎?不明白我可以再講一遍
祖母把摘回家的槐花捋下來,沖洗干凈,然后加上點棒米做成槐花飯團,或者蒸成槐花餡的“qiliu”和蒸槐花餑餑,再要么就是做槐花湯
像這些生活上的活計,曾祖母是從來都不會插手的,她總是會板起一副婆婆的硬面孔喝斥祖母做這做那
在沒油沒作料而只有鹽的年月里,祖母總是會翻著花樣的把槐花做成糧食的吃食,以填飽一家人的肚子
在一家人用槐花來喂飽肚子的那段時間里是祖母嫁給祖父之后最高興的時候,全家人吃著她做的槐花飯團不會再指三說四的說她是“掃把星”,而祖母雖然像往常一樣斥責祖母,但嗶竟不會再指著她的腦門沒日沒夜的數落個不停
以上就是關于2024更新⒈元⒈分紅中麻將二人跑得快全部的內容,關注我們,帶您了解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