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親友圈主可免押進親友圈驗親友圈,滿意再補
歡欣
出生在貧瘠土地上的人們通常會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東西,就像那些經驗豐富的衣著不足的人一樣,并且了解每粒米的珍貴
姑娘被拐到小伙子家以后,第二天,男子家就要到女子家報信,向女方家說明姑娘已經被拐到某村某人家去了,讓姑娘家父母不必掛念
等到再過兩三天,男子家又才請善于說話的“媒人”,買了一些禮品,到姑娘家去說親
到了姑娘家,媒人一般都要說:我們村某某家的兒子不聽話,把你家的某某拐到家里去了,特來求個人情,成全他們算了
姑娘家父母一般都是大發一陣脾氣,說,又不是賊,來偷我家的姑娘
我家的姑娘有多少人來說親,酒都送來了多少,現在還沒有答應,你家怎么把她拐去了?說一一陣氣話,又只好說,算了,既然姑娘也不聽話,由他們去算了——等于是同意了婚事
但姑娘家也要提出一些條件才答應婚事,說沒有肉,沒有糧婚事辦不成
男方家的人馬上和女方家商量如何辦事,由男方家提供多少嫁妝,多少多少辦喜事的酒肉等物質
等到了說好親事,拐到男子家的女孩子就可以回到娘家去,到了婚期,又由男子到家去接
如書約讀的功夫,似卷開悟的時間
有一次,我走到半路,下起了陣雨,因為回家心切,也不躲避,竟被淋成了一個落湯雞
到了家里,母親先是慍怒地抱怨,不斷催我洗臉、換衣服,同時,利索地擺上碗筷,張羅吃飯…… 高中嗶業以后,我考上了州里的高等師范專科學校
在這兩年緊張的學習生活中,我平時把全身心撲在學習上,幾乎忘掉了農村大小小的節日,但是每到六月初三,無論學校食堂吃什么好東西,白天的課程內容多么精彩,我總要想起家里的晚飯,想象母親在廚房里忙碌的樣子,想象開飯前母親不時地下意識往大門里望我的眼神…… 師專嗶業后,我雖然分回了本縣,但卻被安排到一個離家四十多公里的鄉鎮中學任教,由于工作上的緣故,再加上交通不便,我有近十年時間,不能夠在六月初三時回家了
十年中,每到這一天,自己固執地在內心深處按照家鄉的風俗來過:白天到小街上買兩個時鮮菜,在煤油爐上弄好,再買兩瓶當時僅有的白蘭地,邀幾個處得來的同事,一塊共享
三杯小酒下肚,天南海北,家庭戀愛,工作學習,神聊一通,使自己在其中找到一點節氣的氣氛,減少幾分思戀故鄉的情懷…… 現在,我已經有了自己的女兒,看到她們對節假日是乎沒有特別的興致和這也不想吃、那也不想要的神情,我要想起故鄉的節氣,想起了外婆、外婆婆的一句話
說起來,也許是因為我從小就聽話的緣故,外婆十分心疼我,在我的記憶中,他從來都有不直接反駁我
也是三十年前的六月初三
中午,外婆悄悄地塞給我五毛錢,我說謝謝外婆,她卻說“不要謝外婆,外婆窮,還是謝謝節氣吧!”這時我已經是小學四年級生了,覺得外婆說得不對,就脫口反駁道:“節氣又沒有錢,謝它干什么!”
沒想到外婆真的惱怒了,第一次向我瞪起了大眼……我嚇了一跳,想不到一下對我和言悅色的外婆會這樣,再也不敢回嘴了
但是我心里卻一直不服氣外婆的這種說法——明明是她給了我自己省下的零花錢,干嗎非要我感激節氣呢? 我的心路歷程已經告訴我,我們的老祖宗逐漸給自己和子孫創造了一個節氣,不僅是為了精神上的寄托,也是期望著節氣真正給予子孫們帶來物質生活上的實惠,帶來無限的溫馨和親情嗎? 二00四年六月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