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你,這是個極為大略的用語,本該裝載著我的眼底惟有你的情緒,此刻,卻和它自己一律大略放蕩
湖邊上人不是很多,靜謐而又不失許些浪漫,長椅上可見成對的戀人,在碧波風和間隱約纏綿,融在景色里流露他們的愛意
我旁依垂柳,垂柳很美也很溫柔,垂至水面的長絮隨著微風在靜靜的湖面攪動,漾起涔涔漣漪,片片的水波拆散了倒映在水中的霓虹,猶如浩瀚的星空,明明滅滅,霎時好看
/> 生活在大西北的人,因了氣候溫度環境等等因素,一年中的相當一部分時間,都要感受寒冷這一來自身體的基本感覺
以什么方式御寒,在這個階段是等同于每天的吃飯、睡眠一樣平常而重要的事
近些年,寒冷的時間段并不以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夏秋冬四季來將冬季分割為三個月,即使在時序上的春天,寒冷仍然尾隨其后
這期間,冬與春,春與夏的變換相當模糊,幾乎沒有明顯的過渡
到了陽歷5月初,有那么一天,突然地,人們脫了毛衣,換上短袖,感覺已是實實在在熱風撲面的夏天了
有關方面的專家稱這是“厄爾尼諾”現象,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當然有環境污染因素、自然界的特殊變化等等許多,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向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冬天的寒冷程度較之十年二十年以前,大大減低了,隨之而來的是干燥無雪或少雪的冬天,人們習慣上稱之為“暖冬”
即便是“暖冬”的風,夾著飛沙枯葉穿越鄉村廣闊的田野和低矮的院墻呼嘯而過后,生活困頓的村民們依然感覺到刺骨的寒冷
這風便是村民們常說的“老牛北風”,在越來越干冷的冬天,“老牛北風”會時不時光顧貧瘠的村莊,像一個歷經千年的頑童,嘻嘻哈哈的,把樹上的枯葉、地上的垃圾及所有可以掀動的東西挪個位置,制造一起起“廢物”亂墜事件,行人們的目光一下子模糊起來
這樣的天氣,村民們大多窩在自家或鄰家的炕上,炕洞里新填上了樹葉和麥草,炕上的人有時能聽到柴草燃燒的聲響
土炕的周圍和墻角的鼠洞里時不時會冒出嗆人的濃煙,紙糊的窗戶可能有了破洞,被歲月的塵埃熏染得一塌灰黑的茅屋頂梁,或許懸掛著蜘蛛織就的網絲,在未來的時日搖搖欲墜
這是我記憶中最為明晰的一個片斷
我的童年與少年就在這樣的村莊和茅屋中渡過
那時的天氣當然比現在冷了許多,說潑水成冰毫不夸張
那時御寒的衣服,多半是破舊的穿了幾代人棉衣,棉花最初的溫度和厚度,早已被前輩和歲月剝蝕了,穿在我輩身上,只剩盔甲一樣的沉重和冰涼
短尺少寸的衣衫,在寒冷的歲月里是何等無助,我的過多裸露在寒風中的四肢,暴露著一種殘忍的青紫和紅腫,在日復一日的風雪摧蝕之下,有一天,手背和腳后跟的皮肉終于向嚴寒屈服,流出爛桃一樣的膿血
而發于四肢的疼痛,劍一般直逼心臟
曾經纖瘦的手背隨著歲月的流逝堆積了過多的皺褶和脂肪,它們像一些平原上的小丘陵,突兀于我的手背之上,幾片當年凍瘡痊愈后留下的疤痕,頑固而清晰地陷于其中——這些疤痕依然固執地保持著當年的質地:表皮干燥、略硬、缺乏彈性
它們忽略了此后所有歲月的風霜雨雪,只存在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某一個冬天
這個冬天在我的手背上形成的疤痕,就這樣以一種幾乎不變的姿容呈現于手背之上,面對手背上容顏未改的疤痕,我全身那些曾經的嬌嫩肌膚難免黯然神傷
這些疤痕當然是寒冷的印記
這幾枚印記是少年時期一段寒冬的隱痛,一直頑固地再現并標記于我生命中所有的寒冷歲月
她怎么在這里,怎么會知道我回來了?我雖然疑惑著,卻沒有拒絕她的邀請
海南,還有一些地方也都很有特色,比如,小洞天旁邊的石橋,南彎猴島那群可愛的猴子,苗寨的四大怪(十八的姑娘象老太,老太象妖怪;小姑娘抱著孩子談戀愛,草帽象鍋蓋),還有南山的不老松,白石嶺的土著人,無不讓人感嘆海南島這特有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
當你踏上一葉竹伐,漂流在萬全河上時,你會覺得自己身處仙境,飄飄欲仙了
其實,我還有一個最大的收獲,就是帶回了三株不同品種的花草!它們從祖國的最南端來到北方我的家,雖然環境和氣候不同,但它們生長的依然茂盛
每當我看到這些花草,都會讓我不覺想起那迷人的海南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