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將于10月16日至19日,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及冠城大通游艇碼頭舉辦。本屆博覽會以“綠動航、智馭深藍”為主題,展覽面積達10萬平米(其中室內展區8萬平米,戶外展區2萬平米)。
當前全球海洋裝備產業正迎來綠色智能轉型的關鍵時期,本屆盛會以推動產業創新為核心,全方位展示綠色動力、清潔能源和智能船舶等前沿技術成果,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通過構建開放共享的國際合作平臺,匯聚全球產業鏈優質資源,依托中船集團作為行業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有效促進上下游協同創新。展會特別設置航運物流、船艇設備、海上能源和無人系統四大特色展區,通過專業化、細分化的展示交流,加速創新成果產業化進程,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海洋裝備技術創新與產業融合標桿平臺,為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一、權威平臺,國家戰略背書
主辦方實力強勁:中國船舶集團牽頭,聯合國家級協會、科研機構,確保展會專業性和影響力。
政策風向標:契合“海洋強國”“雙碳目標”“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展示內容與政策導向高度同步。
國際認可度:吸引全球500強企業、國際海事組織(IMO)成員單位參與,提升參展品牌國際曝光。
適合企業:央企國企、國際化企業、政策敏感型行業龍頭。
二、全產業鏈覆蓋,精準對接需求
12大細分展區:從船舶制造到智慧航運,從深海探測到綠色能源,覆蓋上中下游全鏈條。
生態閉環:
上游(材料、設備供應商)→ 中游(船舶/海工制造商)→ 下游(航運公司、港口運營方)
配套服務(金融、保險、認證機構)同步參展,實現“一站式”資源整合。
專業觀眾定向邀請:政府機構、船東、港口運營商、科研院所等高端買家團到場。
適合企業:裝備制造商、技術供應商、服務商、尋求產業鏈合作的中小企業。
三、技術首發高地,占市場先機
全球前沿技術集中亮相:
氫燃料船舶、深海采礦機器人、無人航運系統等“未來科技”首次公開展示。
中船集團、高校實驗室等發布100項新科研成果。
行業趨勢風向標:
主論壇發布《中國海洋裝備技術發展白皮書(2025)》。
專題研討會聚焦“智能船舶”“零碳航運”等熱點議題。
適合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研機構、尋求技術升級的傳統廠商。
四、高端商務對接,高效促成合作
精準匹配服務:
會前收集參展商/觀眾需求,安排“一對一”洽談會。
國際買家團(中東、東南亞、歐洲等)現場采購對接。
央企采購窗口:
中船集團供應鏈展區直接對接金牌供應商,開放招標機會。
各省市展團帶來地方產業合作需求。
投融資平臺:
海事金融專區提供船舶融資、保險等配套服務。
適合企業:尋求訂單的制造商、外貿企業、投融資機構。
五、品牌曝光黃金機會,強化行業影響力
媒體矩陣全覆蓋:
央視、新華社等權威媒體全程報道,專題采訪重點企業。
抖音/視頻號直播“探館”,觸達百萬級線上觀眾。
標桿案例展示:
成果展區入選項目將獲國家級獎項推薦。
國際品牌展區企業享受“高端裝備”標簽背書。
社交傳播裂變:
話題#海洋裝備2025 預計超1億閱讀量,參展商可借勢營銷。
適合企業:需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新興企業、地方特色產業代表。
六、福州區位優勢,輻射亞太市場
地理樞紐:
毗鄰臺灣海峽,面向東南亞,吸引日韓、東盟企業參會。
福建本土海洋經濟強勁(海上風電、漁業裝備等)。
政策紅利:
福州自貿片區提供稅收優惠、跨境貿易便利化支持。
福建省對海洋科技企業有專項補貼。
適合企業:目標亞太市場的出口型企業、福建本地產業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