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便固執地認為,陜北的剪紙是最美的,是最動情的,是最給人魂牽夢縈、天老地荒的感覺的
陜北的女子,從女孩兒剪成姑娘,又從姑娘剪成了媳婦、婆婆
她們剪出牛羊,剪出花草,剪出祝福,剪出吉祥,剪出生活中、心底里最美最樸實的東西
一雙手磨得粗糙滿布滄桑,一幅幅剪紙卻妙趣橫生豐韻猶然
剪紙是她們的一份鐘愛,是她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婉轉表達
剪個古代仕女,能剪得她凝眸含情蓮步依依怨恨縈繞;剪一對鴛鴦戲水,能使得一個癡情女子由滿頭青絲等到白發蒼蒼——天若有情天亦老!
節奏快那不是愛情,那是欲望
愛情就是應該這樣讓你昏昏欲睡,欲罷不能,一杯茶,一杯綠茶,玻璃杯里的綠茶,透明修長的玻璃杯里的綠茶,這樣若無其事地淡進淡出地看著葉子在里面舒展,翻騰,接觸,吻別……它雍容華貴地伸著懶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地靜處局外
它的多變是預測愛情的砝碼,它的溫度是體察愛情的天平
愛情本無形,如水,隨器而聚,器碎水撒
如毛,附皮而生,皮落毛離
愛情憑借著與茶的曖昧關系,在午后或者午夜婀娜而來,柔香系幽但殢茶,任天曉
你會是一個女孩,一個可愛而美麗的女孩
沒有什么道理,一個
兒時經常在暑假里跟著大人一起去荔枝樹下的寮棚里守護荔枝,一張竹床,一柄蒲扇,在荔枝樹的涼蔭里長憩
午后或風云驟起,一場雷陣雨突如其來地降臨
風搖樹響,聲如波濤,荔枝多有被風搖落的,我們就忙著撿拾掉落的荔枝,一粒粒荔枝摔得皮開肉綻,汁流膏溢,也顧不得臟了,拿近嘴邊吹去塵土,就剝開吃將下去
地上越來越多的落荔枝,大伙開心得不行:“風透(音去聲tao),荔枝落(音去聲lao),拾一粒給阿公做饾(莆仙方言:午飯),饾煮未曾熟,阿婆笑囝囝,憨囝仔,荔枝怎做得饾吃?”
然后是摘荔枝,大人攀上十幾米高的竹梯上,顫顫悠悠地在樹梢摘著荔枝,小孩子們站在樹底下,抬著頭往上盼著大人的失手,讓一大串荔枝摔下來,就一涌而上去搶……傍晚,背著一竹簍的爛荔枝,開開心心地回家
那時候,我們誠實,不敢私攀荔枝樹去偷果實,那樣是很不光彩的事情,而“搶”撿荔枝則不同,感覺很光榮,像戰利品一樣
物質貧乏時代造就了我們的誠實和滿足,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一種勞動付出的快樂
上回離鄉時,奶奶拖著羸弱的身軀,維持為我歡送,在多數次的阻擋中,她悄聲默念:下次回顧,不知是什么功夫,也不知還能不許比及那一天
望著她滿淚汪汪光的眼珠,我心中的凄愴彌漫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