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應隨時保持沉井正位豎直下沉,每下沉1m至少檢查一次。沉井人土深度小于沉井平面尺寸的1.5~2.0倍時,出現傾斜,應密切注意校正糾偏。井底下沉至設計標高2.om以上時,應放慢下沉速度,控制井內除土量和除土位置,以求沉井平穩下沉、正確就位。將事先在地面上用鋼筋混凝土制成的井筒形狀的結構作為基坑坑壁的支撐,在井壁的保護下,用機械和人工在井內挖土,并在其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的結構物稱為沉井。
當出現因沉井自身重力偏輕下沉困難時,可采用井外高壓射水、降低井內水位等方法下沉。在結構受力允許的條件下,也可以采用壓重或接高沉井下沉。沉井應用范圍:在城市市區采用沉井作為地下構筑物就無需打圍護樁(鋼板樁或其他圍護樁),也不影響周圍建(構)筑物,不需要支撐土壁及防水。因其本身剛度較大,沉井外側井墻就能防止側面土層的坍塌。應避免因井外棄土引起對沉井結構的偏壓。應注意河床因沖淤引起的土面高差,必要時可用沉井外棄土來調整。
沉井下沉施工有排水除土和不排水除土兩種方法。通常采用不排水除土的方法。采用排水除土下沉的方法要有安全措施,防止發生人身安全事故。沉井下沉遇傾斜巖層時,應將其表面松軟巖層或風化巖層鑿去,并盡量整平,使沉井刃腳的2/3以上嵌擱在巖層上,嵌入深度小處不宜小于o.25m。其余未到巖層的刃腳部分,可用袋裝混凝土等填塞缺口。刃腳以內井底的巖層斜面應鑿成臺階或榫槽,然后清渣封底。應隨時保持沉井正位豎直下沉,每下沉1m至少檢查一次。沉井人土深度小于沉井平面小尺寸的1.5~2.0倍時,出現傾斜,應密切注意校正糾偏。
應隨時保持沉井正位豎直下沉,每下沉1m至少檢查一次。沉井人土深度小于沉井平面小尺寸的1.5~2.0倍時,出現傾斜,應密切注意校正糾偏。沉井下沉前,應根據設計單位提供的地質資料決定是否需要增補施工勘探,為編制施工技術方案提供準確依據。沉井預制完成并準確就位后,開始抽除墊木。不論沉井大小,此項工作均要求在2~4h內完成。抽除墊木前,應對墊木分組編號,準備回填用的砂料,測量刃腳標高和沉井中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