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高頻加熱有哪些優勢呢?
1、加熱速度快、:選擇高頻加熱的彎曲木工件,加熱速度是蒸汽加熱的3-5倍,工件越厚,速度優勢越明顯。
2、加熱均勻性好,具有加熱選擇性:電場穿透加熱,電場中各位置介質同時被加熱,均勻性好,與微波等高頻率電場比較,更具有長度與深度方向的均勻性優勢。
3、加熱的適用性強:無論工件厚度如何,都可在高頻電場中被加熱,通過調整高頻的頻率,加熱不同的介質和工件,廣泛應用于木材的粘結和膠合等。
4、可控性強更適應于整個工藝的自動化生產:可使工廠形成一條定型的流水線。
5、可提供一個優良的工作環境:環保,不需鍋爐,無粉塵,無煙霧,無高溫輻射。
6、適用于自動化生產:占用場地小,勞動強度低等。
高頻淬火機指利用高頻電流(30K-1000KHZ)使工件表面局部進行加熱、冷卻,獲得表面硬化層的熱處理方法。這種方法只是對工件一定深度的表面強化,而心部基本上保持處理前的組織和性能,因而可獲得高強度,高耐磨性和高韌性的綜合。同,滅工件的硬度均勻性比一次預熱殲,四久府一叭吹伍默禾燈6例度高。又因是局部加熱,所以能顯著減少淬火變形,降減能耗。正是因為高頻淬火擁有上述這些特點,因而在機械加工行業中廣泛被采用。
高頻淬火機采用感應加熱,工程師解釋感應加熱的原理是:工件放到感應器內,感應器一般是輸入中頻或高頻交流電
(10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銅管。這樣就可以通過控制工作電流的頻率,實現對金屬物體加熱深度的控制。產生交變磁場在工件中產生出同頻率的感應電流,這種感應電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在表面強,而在內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這個集膚效應,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熱,在幾秒鐘內表面溫度上升到800-1000oC,而心部溫度升高很小。
高頻淬火機冷卻方法的選擇冷卻方法的選擇,一般多從工藝要求方面考慮。油冷的設備簡單,應用方便,但勞動條件較差,刀具的淬火變形與開裂傾向不能避免。氯鹽分級冷卻的速度,對于厚度為80mm左右的刀具,足以防止碳化物的析出,但停留時間不宜過長。大型刀具冷至表面溫度與鹽浴溫度相當時即應取出空冷。由此在線圈內產生極性瞬間變化的強磁束,將金屬等被加熱物體放置在線圈內,磁束就會貫通整個被加熱物體,在被加熱物體的內部與加熱電流相反的方向,便會產生相對應的很大渦電流。中小型刀具可按淬火加熱時間計算,以符合操作節拍。氯鹽分級冷卻后,再在下貝氏體轉變區停留,有助于減小淬火應力。停留時間在lh以上,將形成多量貝氏體(見表4—22),能提高高速鋼淬火狀態的強度和塑性。停留時間增至3h以上,在隨后冷卻到室溫過程中的馬氏體轉變將被抑制。
因此,長時間的等溫淬火,能十分有效地減少淬火變形和防止淬火開裂。在充分回火后,長時間等溫淬火的硬度與一般淬火的差別較小,但韌性較高,因此可使受沖擊載荷較大的刀具的使用性得到改善。越來越多的廠家、客戶,從煤炭加熱,柴油加熱,液化氣加熱,以及電爐、電烘箱加熱,轉換到了高中頻感應式加熱上來。不具備等溫淬火時,采用油淬或分級淬火的刀具,在冷到100℃左右立即進行回火,也可有效地避免產生淬火裂紋。冷處理:高速鋼的冷處理,主要用來提高刀具的尺寸穩定性和耐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