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液態(tài)氮氣外泄處理方法
吸入氮氣濃度不太高時,患者結果會感胸悶、氣短、疲軟無力;繼而有煩躁不安、極度興奮、亂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態(tài)不穩(wěn),稱之為“氮酩酊”,可進入昏睡或昏迷狀態(tài)。吸入高濃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早逝。
1.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上風處,并設置隔離區(qū)域,嚴格限制出入。
2.通知消防及相關單位。
3.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寒服,戴防寒手套。
4.避免泄漏液體流入地下室或其他密閉有人工作空間,如無法避免應立即通知相關部門。
5.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
6.盡可能切斷泄漏源。
7.可用霧狀水噴淋加速液體蒸發(fā),但不可使水喯射至液體。
8.防止氣體在低凹處積聚,用排風機將漏出氣送至空曠處。
9.禁止人員在低洼或下風區(qū)停留。
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有多么可怕?
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比火葬更加可怕,許多人都有長生不老的愿望,一些有錢人為了達到長生不老的夢想,在他去世之后,就想著把自己放在了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中冷凍,期待有一天解凍可以死而復生。
獨一冷凍人出現(xiàn)在美國,在1967年,一名叫貝德福德的心理學家,因為得病去世了。在他去世之前,美國生命延長協(xié)會已經開始了對人體冷凍的研究,他對冷凍人感興趣,于是選擇去世之后,將自己死者的身體來冷凍,期待著50年后可以醒過來凈化心靈他所得的病。
液態(tài)氮氣的威力有多大呢?
曾經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把手迅速深入到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中,手看起來似乎毫發(fā)無損,但實際上會被在低溫所致體表局部損傷。
因為當手放到了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中,此時的氮氣正處于沸點之上,所以會在人體的皮膚上形成一層蒸汽,從而保護人的皮膚,雖然手的皮膚外有一層保護,但手馬上會被凍結。如果手在液氮中放置的時間長一些,會把手里面的肉和骨頭都凍住,此時手會變得十分脆弱。
國外曾經有人為了試驗液氮的威力,將一條活蹦亂跳的魚兒放到了盛滿液氮的容器中,只見容器上騰起了陣陣白色的煙霧,由于溫度太低,魚兒在容器中亂跳,大約一分鐘后,魚兒就停止了跳動,試驗者把魚提起來,發(fā)現(xiàn)魚兒變得硬邦邦的,連眼珠子都變白了。不過,令人感到神奇的是,這條變得僵硬的魚兒把它放到了常溫的水中,過了一會兒,鱗片已經結霜的魚兒竟然能夠在水里自由地游動。
液態(tài)氮氣會炸裂嗎?
液氮罐會炸裂,在內部壓力增大或者鋼瓶強度降低會發(fā)生炸裂。 炸裂的原因可能是高溫,撞擊,擠壓。
1、高溫高壓
液氮是由空氣壓縮冷卻制成,氣化時能恢復為氮氣。每升液氮氣化,溫度上升15℃,體積膨脹約為180倍。當外部溫度壓力超出罐體應承受的冷卻溫度和壓力時就會發(fā)生炸裂。
2、碰撞震動
液氮容器罐體有專項防震設計,除靜置貯存外,還可在充裝狀態(tài)下運輸使用。但液氮罐體在受到劇烈碰撞和震動后,會引起保溫層或其他部件破損,外部環(huán)境會直接影響氣化物,造成炸裂。
3、密封通風不良
如果液氮使用和貯存環(huán)境通風不好,會引起室內氮氣和一氧化氮氣體含量濃度積聚不散,達到炸裂的極限,從而引發(fā)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