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用實際料型測量扭轉導衛的扭轉角度應較好。在軋制速度越快的情況下,用實際樣棒調整的如下α角度越來越小。一般呈現的角度為11.5°左右。(在軋制過程中可以用以下圓棒來調整兩輥的間隙。用14mm圓鋼樣棒來調整,調整時兩個扭轉輪跟轉就可以,不易太緊。因此在工作一段時間后,表面不是形成嚴重的磨損溝槽,就是發生斷裂而失效。 在軋制(φ14×3)的軋制工藝,前提條件必須保證軋機左右輥輥縫是一致的,禁止錯輥,導衛安裝適當。在保證導衛和軋輥調整良好時,就是保證了料型的基本尺寸是一致的,三切分軋制關鍵是料型的變化,料型必須符合基本尺寸,才能保證軋制的順利進行,才能保證產品合格。
復合帶材的導衛裝置
本裝置適用于某種金屬冷軋帶材表面復合另一種金屬的直條狀、多條復合冷軋帶卷生產.軋制過程中本導衛裝置 可將被復合條材自動施放于基帶表面并保證其準確的相對間距以及產品表面復合條材的直度.其技術特征是;1適用于中、小型四輥冷軋機.是不固定安裝于軋機工 作機座本體而可移動的附加裝置.便于一機多用.2導衛后部有開卷機構,附有張力摩擦器.3導衛主體由裝于相互平行的兩塊支架中的導向板、槽輥、可調導板組 成.4通過部份零件尺寸的變換可生產多種規格的產品.
由于導衛裝置采用傳統連接方式 與軋機緊固一體,因傳動鏈長、固定支點多,在生產中經常出現松動、卡死等現象,誘發軋制事故。為此,采用以進口導衛中線為基準、用孔型找正、實現軋制線統 一的改進思路,設計了與軋機本體分離的固定導衛裝置。由于采用自對中底座,因此可做到設備安裝簡單、快捷、準確和可靠。應用表明,改進的導衛裝置承受約180萬次的沖擊無變形,且調整靈活,換槽時間僅為3min。
四、進出口導衛的機加工要求
1、導衛板、導管、導輥等過鋼面及與軋輥的接觸面不得出現楞角、凹凸不平等缺陷。
2、導輥等的加工誤差保證在公差范圍內。
3、所有零部件不得有氣孔、夾雜、裂紋等鑄造缺陷。
4、各部件的制作應完全滿足鑄造、焊接、機加工、熱處理等方面的國家技術標準或行業規范。
5、導輥、導衛板應標出孔型編號和孔型尺寸,導衛總成應有銘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