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機械加工的政策支持
通過《裝備制造業調整與振興規劃》,提出依托高速鐵路、煤礦與金屬礦采掘、基礎設施、科技重大專項等十個大領域重點工程,振興裝備制造業;抓住九大產業重點項目,實施裝備自主化;提升四大配套產品制造水平。政策措施包括加強投資項目的設備采購管理、鼓勵使用國產首臺套裝備、推進企業兼并重組等。上述領域涉及了經濟建設中的關鍵部門,也是我國機械行業發展中亟待突破的領域,尤其是數控機床和礦用機械長期以來一直是我國制造領域的薄弱環節,與國外先進水平有明顯的差距。
機械加工余量
由毛坯變成成品的過程中,在某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屬層的總厚度稱為該表面的加工總余量。每一道工序所切除的金屬層厚度稱為工序間加工余量。對于外圓和孔等旋轉表面而言,加工余量是從直徑上考慮的,故稱為對稱余量(即雙邊余量),即實際所切除的金屬層厚度是直徑上的加工余量之半。平面的加工余量則是單邊余量,它等于實際所切除的金屬層厚度。
機械加工工藝
1、工藝方案:根據產品設計要求,生產類型和企業的生產能力,提出工藝技術準備工作具體任務和措施的指導性文件。
2、工藝路線:產品和零部件在生產過程中,由毛坯準備到成品包裝入庫,經過企業各有關部門或工序的先后順序。
3、工藝規程:規定產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藝過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藝文件。
工藝規程主要作用:是組織生產的主要技術文件,有了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就可以制訂生產產品的進度計劃和相應的調度計劃,使生產均衡、順利進行。
機械加工設計內容
1、粗基準的選擇原則:
a)選擇的粗基準應便于定位、裝夾和加工;
b)應選擇不加工面為粗基準
c)為保證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小且均勻,應選擇該表面為粗基準
d)粗基準應平整無飛邊毛刺,以便定位可靠。
e)粗基準一般只用一次。
2、精基準的選擇原則:
a)所選擇的基準應便于定位、裝夾和加工,要有足夠的定位精度;
b)遵循基準統一原則:當工件以某一組精基準定位,可比較方便加工其它多個表面時,應盡量使用同一組基準定位,避免基準轉換帶來的誤差。
c)遵循基準重合原則:表面精加工需保證位置精度時,應選用設計基準為定位基準。當遵循基準統一原則時不能保證位置精度時,必須采用基準重合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