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拉一些高于臺面的球時(挺高的但不屬于高吊)到習慣把拍往下壓一點,但我看一些教學視頻啊什么的都沒有這個動作,不知道對不對?不壓的話容易過界,并且我轉手腕的話特別容易掛網,不知道為什么?是膠皮的原因嗎?我用的729普及套。
您好,根本原因可能還是動作問題,跟器材關系不大。
在拉上下旋時,重芯和板型以及發(fā)力方向會有區(qū)別。但是在擊球時,手腕要相對固定,不能調整過多。手腕手指只是控制弧線和落點,如果調整動作過大,造成翻腕或壓腕,板型也會隨之變化。造成擊球不夠穩(wěn)定,我覺得主要還是先把動作結構調整下,相對合理為好。
相對固定,我理解有兩層意思:一是從擊球時間上說,擊球前后是一松一緊的狀態(tài),相對于觸球前身體參與擊球動作的部分處在快速運動中,空間變化快;也可以在平時訓練中模擬“關鍵時刻”——從9:9或10:10開始計分,鍛煉心理抗壓和承受能力,類似的有針對性的訓練也有助于心理素質的提高。擊球時,前臂、手腕及膝、肩等關節(jié)的角度相對固定;第二層意思是相同的技術動作身體位置的空間移動軌跡、關節(jié)角度基本是重復的、相對固定的。
相對放松,就是從心理到全身的肌肉組織都是平和的放松的,眼睛盯球,腦子里不去想動作怎么做,不因心理緊張導致肌肉僵硬,平常會的技術比賽中不變形,不走樣,身體能夠放松地隨來球做出快速的反應,靈活的變化,適應并控制球的落點、速度、旋轉。
正膠,也叫短顆粒膠皮,特點是彈性好、速度快、擊球穩(wěn)、不吃轉,適合近臺快攻,尤其是左推右攻型打法,是直板快攻型選手常用的膠皮類型之一,過去莊則棟、李富榮、江嘉良、謝賽克等都采用正膠海綿直拍。劉國梁也是采用這種類型膠皮。出臺可以拉,拉球時注意你拉得越轉削回來的球越轉,所以暴沖對方反手的球對方很可能回出強烈下旋,往往輕拉對方反手使其回球不很轉,然后伺機暴沖。如果你覺得自己手腕動作靈活,而大臂和腰腹力量不夠,那就正面選擇以速度制勝的正膠球拍。
打法上:正膠摩擦力較小制造旋轉的能力較差,同時也不易吃旋轉,但它的速度快、弧線低,并且有略帶下沉的特點。而直板正膠打法的選手往往站位近臺,擊球速度快,并且臺內球處理較靈活。
針對直板正膠的打法,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以上旋球為主,側旋球為輔,少打下旋球;
2.以出臺長球為主,偶爾變換節(jié)奏打臺內短球;
3.推擋時以向前發(fā)力為主,略帶摩擦;
4.對方進攻時,盡量退到中遠臺,以拉高調弧圈球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