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壓法氣密性檢測的工作循環包括4個過程,即充氣過程、平衡過程、檢測過程和排氣過程。(2)平衡過程:關閉充氣閥、測漏閥,截斷氣源與標準容器、被測工件的通路,由于充氣及關閉閥的動作會引起容器內氣體壓力的脈動,導致標準容器與被測工件間的差壓不穩定,呈現出無規則的變化,必須延遲一段時間,待差壓值穩定后才能測量差壓變化。(3)檢測過程:檢測差壓傳感器的輸出,由于泄漏產生的壓力降在測試壓力附近近似的與時間成正比,因此可以測量出在一定時間內差壓的變化值。蓋好真空室的密封蓋,將氣密性檢測儀上的開關撥至開的位置,調理測試儀的控制調理旋鈕,察看真空壓力表,將壓力調理至實驗所需的穩定數值,將測試儀的開關撥至關的位置關閉開關,開端保壓,并開始計時。(4)排氣過程:待測量完差壓的變化值,標準容器、被測工件內的剩余氣體通過氣閥排到大氣里,結束一個檢測過程。
真空檢漏的必要性及影響系統真空度的氣體來源:真空系統要求獲得并保持真空狀態,如果存在嚴重的漏氣則是系統的重大缺陷,那么就需要進行相關的真空檢漏。透氣和漏氣的本質不同。透氣是氣體從密度大的一側向密度小的一側滲入、擴散、通過和逸出的過程,任何材料都有一定的滲透率。漏氣是由于材料本身的缺陷或封口部不良,導致氣體分子從高壓側流向低壓側的現象。還有一種情況是常溫下不發生漏氣,但溫度變化時由熱膨脹系數的差異也可能導致漏氣。這一檢漏方式是基于分子泵對不同質量的氣體具有不同壓縮比(氣體在分子泵出氣口壓強與進氣口壓強之比)即利用不同氣體的逆擴散程度不同程度而設計的。圖1是影響系統真空度的氣體來源示意圖。
密封不好原因:各旋轉軸油封與金屬件的配合間隙:油封的耐油性、耐磨性和回彈性能等差,會引起油封浸油后變軟、變形、磨耗減量、與軸配合力低等影響密封的缺陷;若油封的公差尺寸不符合要求,會導致因油封與軸配合過緊而損壞油封或因油封與軸配合過松而引起軸向竄動,終產生滲漏;燈具防水防塵測試燈具防護等級的內容是防水和防塵,表現形式為:IP00,如IP65,6代表防塵等級,5代表防水等級,這個數值越防護高等級就越高,數值是從0-9。若金屬件密封面粗糙度超差,會導致因油封與軸配合不嚴而引起氣密性滲漏。
如何檢測小型冷庫設備的真空性?
(1)逆時針旋下吸氣截止閥用通道的細牙螺塞,順時針旋轉吸氣截止閥桿數圈,使吸氣截止閥處于三通狀態。
(2)用帶有三通修理閥和真空壓力表的軟接管將真空泵與吸氣截止閥上的多用接口連通好。
(3)打通系統內的所有閥門(包括電磁閥和手動閥等)。
(4)接通真空泵電源,對系統抽真空,直至真空壓力表的讀數達到--0.1MPa,適當時間后將吸氣截止閥桿逆時針旋轉退出并旋緊。
(5)保持18~24h,若真空度不變,則認為制冷系統真空試驗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