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機器人可以做哪些事
1.輕松個性化配置,零學習成本完成對于機器人的各種個性化配置,讓你的機器人與眾不同。
2.主動喚醒,采用新系統的機器人可主動為用戶開啟服務模式,自動識別對應的人臉并準確判定對方身份,給出相應的交互反饋。
3.中心訴求,主動引導不再只限于一問一答的服務模式,機器人可根據用戶咨詢的內容,主動引導用戶進一步提問,從而找到用戶的根本訴求,準確解決用戶提出的問題。
什么是智能機器人?
從廣泛意義上理解所謂的智能機器人,它給人深刻的印象是一個特殊的進行自我控制的“活物”。其實,這個自控“活物”并沒有像真正的人那樣微妙而復雜。
智能機器人具備形形色色的內部信息傳感器和外部信息傳感器,如視覺、聽覺、觸覺、嗅覺。除具有感受器外,它還有效應器,作用于周圍環境的手段。這就是筋肉,或稱自整步電動機,它們使手、腳、長鼻子、觸角等動起來。由此也可知,智能機器人至少要具備三個要素:感覺要素,反應要素和思考要素。
智能機器人的特點
智能機器人的特點就是能自主判斷和決策,它能夠排除人為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做人事先沒有在程序中設定的工作。一般來說智能機器人至少具備以下四種功能:運動功能、感知功能、思維功能和人機交互功能。這些功能都是人類基本的功能,這些功能的作用,構成了人類“智能”特點。例如:靈活的運動機構就像人具有手、腳一樣,能使機器人自如地運動;而感知的功能是靠裝在機器人有關部位的各類傳感器來實現的,它們像人的眼、耳和其他感官一樣能接收來自外界的信息;人機的交互系統就相當于人的嘴一樣,憑借它與人交換信息。
智能機器人要想突破必須解決哪三個技術問題
智能機器人三大中心技術:人機交互及識別模塊、環境感知模塊、運動控制模塊。
交互模塊包括語音識別、語義識別、語音合成、圖像識別等,相當于人的大腦;感知模塊借助于各種傳感器、陀螺儀、激光雷達、相機、攝像頭等,相當于人的眼、耳、鼻、皮膚等;運控模塊包括舵機、電機、芯片等。在各個細分模塊中,語音模塊重要性和成熟度都是較高,語義模塊是目前突破重點,運控模塊相對重要性更弱。
從目前我國智能機器人產業技術儲備上看,語音領域具備一定的成熟度,在某些特定場景和行業已經有了一些數據基礎。其他的技術包括圖像識別、語義分析都還在很早期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