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蝸桿頭數z1時,主要考慮傳動比、效率和制造三個方面
從制造方面,頭數越多,蝸桿制造精度要求也越高
從提高蝸桿效率看,頭數越多,效率越高;若要求自鎖,應選擇單頭
從提高傳動比方面,應選擇較少的頭數;
在動力傳動中,在考慮結構緊湊的前提下,應很好地考慮提高蝸桿效率。當i傳動比較小時,宜采用多頭蝸桿。而在傳遞運動要求自鎖時,常選用單頭蝸桿。
普通圓柱蝸桿傳動的基本參數及其選擇
1.基本參數:
(1)模數m和壓力角α:
在中間平面中,為保證蝸桿蝸輪傳動的正確嚙合,蝸桿的軸向模數ma1和壓力角αa1應分別相等于蝸輪的法面模數mt2和壓力角αt2,即
ma1=mt2=m αa1=αt2
蝸桿軸向壓力角與法向壓力角的關系為:
tgαa=tgαn/cosγ
式中:γ-導程角。
(2)蝸桿的分度圓直徑d1和直徑系數q
為了保證蝸桿與蝸輪的正確嚙合,要用與蝸桿尺寸相同的蝸桿滾刀來加工蝸輪。由于相同的模數,可以有許多不同的蝸桿直徑,這樣就造成要配備很多的蝸輪滾刀,以適應不同的蝸桿直徑。顯然,這樣很不經濟。
為了減少蝸輪滾刀的個數和便于滾刀的標準化,就對每一標準的模數規定了一定數量的蝸桿分度圓直徑d1,而把及分度圓直徑和模數的比稱為蝸桿直徑系數q,即:
q =d1/m
常用的標準模數m和蝸桿分度圓直徑d1及直徑系數q。
蝸輪蝸桿減速機發熱和漏油,為了提率,蝸輪減速機一般均采用有色金屬做蝸輪,蝸桿則采用較硬的鋼材。轉速一般可分為四種形式:1500、1000、750、500等。由于是滑動摩擦傳動,運行中會產生較多的熱量,使減速機各零件和密封之間熱膨脹產生差異,從而在各配合面形成間隙,潤滑油液由于溫度的升高變稀,易造成泄漏。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四點,一是材質的搭配不合理;二是嚙合摩擦面表面的質量差;三是潤滑油添加量的選擇不正確;四是裝配質量和使用環境差。蝸輪蝸桿-蝸輪蝸桿正確嚙合的條件1.中間平面內蝸桿與蝸輪的模數和壓力角分別相等,即蝸輪的端面模數等于蝸桿的軸面模數且為標準值;蝸輪的端面壓力角應等于蝸桿的軸面壓力角且為標準值,即==m,==2.當蝸輪蝸桿的交錯角為時,還需保證,而且蝸輪與蝸桿螺旋線旋向必須相同。
蝸輪蝸桿減速機的構成,如下:
1.蝸輪蝸桿減速機由蝸桿和蝸輪組成,一般蝸桿為主動件。
2.蝸桿和螺紋一樣有右旋和左旋之分,分別稱為右旋蝸桿和左旋蝸桿。
3.蝸桿上只有一條螺旋線的稱為單頭蝸桿,即蝸桿轉一周,蝸輪轉過一齒,若蝸桿上有兩條螺旋線,就稱為雙頭蝸桿,即蝸桿轉一周,蝸輪轉過兩個齒。
4.蝸桿蝸輪傳動是由交錯軸斜齒圓柱齒輪傳動演變而來的。小齒輪的每個輪齒可在分度圓柱面上纏繞一周以上,這樣的小齒輪外形像一根螺桿,稱為蝸桿。大齒輪稱為蝸輪。它具有螺旋傳動的某些特點,蝸桿相當于螺桿,蝸輪相當于螺母,蝸輪部分地包容蝸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