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運輸是19世紀末隨著現代汽車的誕生而產生的。初期主要承擔短途運輸業務。基于汽車工業的發展和公路里程的增加,公路運輸走向發展的階段,不僅是短途運輸的主力,并進入長途運輸的領域。如我國1998年公路平均運距客運為55km,貨運為57km,鐵路客運為395km,貨運為764km。第二次大戰結束后,公路運輸發展迅速。歐洲許多國家和美國、日本等國已建成比較發達的公路網,汽車工業又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促使公路運輸在運輸業中躍至主導地位。發達國家公路運輸完成的客貨周轉量占各種運輸方式總周轉量的90%左右。
由于公路運輸網一般比鐵路、水路網的密度要大十幾倍,分布面也廣,因此公路運輸車輛可以“無處不到、無時不有”。公路運輸在時間方面的機動性也比較大,車輛可隨時調度、裝運,各環節之間的銜接時間較短。(—)辦理整車運輸的條件凡一批貨物的重量、性質、體積、形狀需要以1輛或1輛以上貨車裝運的,均按整車條件運輸。尤其是公路運輸對客、貨運量的多少具有很強的適應性,汽車的載重噸位有小 (0.25t~1t左右)、有大(200t~300t左右),既可以單個車輛獨立運輸,也可以由若干車輛組成車隊同時運輸,這一點對搶險、救災工作和軍事運輸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公路運輸與鐵、水、航運輸方式相比,所需固定設施簡單,車輛購置費用一般也比較低,因此,投資興辦容易,投資回收期短。據有關資料表明,在正常經營情況下,公路運輸的投資每年可周轉1~3次,而鐵路運輸則需要3~4年才能周轉一次。
汽車體積較小,可以把旅客和貨物從始發地門口直接運送到目的地門口,實現“門到門”直達運輸。這是其它運輸方式無法與公路運輸比擬的特點之一。
集裝箱運輸是將適箱貨物集中裝入標準化集裝箱,采用現代化手段進行的貨物運輸。在我國又把集裝箱運輸分為國內集裝箱運輸及國際集裝箱運輸。
聯合s運輸,是指一批托運的貨物需要兩種或兩種以上運輸工具的運輸。目前我國聯合s運輸有公鐵(路)聯運、公水(路)聯運、公公聯運、公鐵水聯運等。公路運費費率分為整車物流(VL,Vehiclelogistics)和零擔運輸(less-than-carloadfreight)兩種,后者一般比前者高30-50%,適用零擔費率。聯合s運輸實行一次托運、一次收費、一票到底、全程負責。包車運輸是指根據托運人的要求,經雙方協議,把車輛包給托運人安排使用,按時間或里程計算運費的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