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意見》要求,從2011年起,將各地污泥處理處置工作情況及無害化處理處置率的達標情況 納入“十二五”污染減排考核及環保責任制考核內容。各地應加快編制污泥集中處理處置規劃,并納入本地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加快建設污泥處理處置設施。
同時,各地應建立污泥處理處置經費,保障機制和落實污泥處理處置的扶持政策,要將污泥處理處置費用納入污水處理成本。雖然一些煤化工項目在可行性論證時,都表示會將氣化灰渣用于制磚、制水泥等綜合利用,但實際卻難以做到。對污泥處理處置項目,按規定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對屬國家鼓勵發展的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和設備,可納入節能減排、循環經濟、技術改造和環保補貼等財政專項資金補助范圍;對符合條件的污泥資源化綜合利用產品,按規定實行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
低溫污泥干化技術的設備結構
污泥除濕干化=熱風循環+冷凝除濕烘干(除濕熱泵)。其核心過程有二。其一:污泥水份吸熱(熱空氣)汽化=濕空氣+干料(汽化);其二:★濕空氣經過除濕熱泵=冷凝水+干燥熱空氣(冷凝)
1)采用熱泵熱回收技術,密閉式干化模式無任何廢熱排放;但污水處理廠排出的污泥基本上是一種“流體質”,又因為富含油脂類的東西,水分蒸發和下滲都十分緩慢,自然風干的時間漫長,堆積發酵的效益極低。2)80℃以下低溫干化過程;3)靜態攤放,與接觸面無機械靜電摩擦;4)無城市污泥干化過程“膠粘相”階段(60%左右) ;5)干料為顆粒狀,無粉塵危險;6)出料溫度低(<50℃),無需冷卻,直接儲存;
污泥的干化焚燒是我國污泥處理處置的主流技術,其中干化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本文對低溫污泥干化技術進行簡要介紹,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低溫污泥干化技術更智能節能耐用
1)占地面積小,可上下重疊放置,無復雜的土建結構、基礎建設,節約土建成本,安裝簡單;設備安裝簡單,安裝、調試周期短;亦可安裝在地下室。
2)全自動運行,節約大量人工成本;PLC+觸摸屏智能控制,可實現遠傳集中控制;出料含水率可任意調節(10%-50%);干化溫度可調。
3)采用不銹鋼等耐腐材料、耐腐蝕塑料、換熱器采用電鍍防腐處理,使用壽命長;運行過程無機械磨損,使用壽命15年以上;無易損、易耗件,使用管理方便;
總而言之,污泥除濕烘干機適應性強。條干化線每日處理量可達50噸(80%含水率泥餅),可適合污泥分散或集中處理模式,節約污泥運輸費用且減少運輸途中對環境的污染。適合城市生活污泥分散干化+集中處置技術,可較好解決城鎮污泥處置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