槳葉式干燥機和圓盤式干燥機的比較--對比說明
1、兩種設備在發達國家都經長期使用運行,都較為成熟;
2、工作原理非常近似,外殼中空有夾套,中空軸和中空葉片(盤片),屬壓力容器,均為間接加熱干燥設備;
3、工程實施時外部接入條件要求基本一致,只是設備外型尺寸稍有不同,在污泥干化工程上可以互相替代;
4、粘性污泥適應性。槳葉干燥機的栔形槳葉對污泥有切割作用,因此該設備對粘性不大的污泥有一定的自潔凈功能。但對于粘性強的污泥,由于栔形槳葉不是等截面,不能使用刮泥刀,因此將導致干燥面粘附污泥,影響干燥效果和設備干燥能力;圓盤干燥機的盤片對污泥完全沒有切割力,但設有刮泥刀,完全可以適應高粘性污泥,刮泥刀的檢修甚至更換非常便利,費用低;(參考上圖)
5、耐磨和安全性。中國污泥的含沙量約比發達國家多一倍,因此設備選型應充分考慮耐磨性。槳葉干燥機的空心栔形槳葉是壓力容器,內部有0.3~1.3MP的壓力,是設備的結構件。由于對污泥有切割作用,運行一段時間后必然導致磨損,發生導熱油或蒸汽泄露(如采用導熱油為熱源,可能導致安全事故!),從而增加設備維修費用、降低運行時間和使用壽命;同樣作為壓力容器,圓盤干燥機的盤片也是結構件,內部有0.3~1.3MP的壓力,盤片對污泥完全沒有切割力,因此不易磨損,對污泥的推動和攪拌是靠盤片邊緣的推進攪拌器(小片鋼板,靠螺栓固定在盤片邊緣,非結構件)的作用,更換方便,維修費用低;
6、單臺設備處理能力主要取決于設備換熱面積,槳葉干燥機一般只能做到 300M3的換熱面積,設備難以大型化;圓盤干燥機可以做到400~500M3的換熱面積,單臺設備處理能力更大;
7、槳葉式一般采用雙軸或四軸,結構復雜;圓盤干燥機是單軸,結構簡單,故障率和維護費用低;
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在投資成本,運行安全性、可靠性,連續運行時間,運行費用等方面,圓盤式干燥機有突出的比較優勢。
污泥是污水處理后的產物,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達99%以上),有機物含量高,容易腐化發臭,這就需要進行污泥干化處理,目前污泥處理工藝中,污泥處理的干化處理方式占比仍居前位。今天總結了一些關于污泥干化技術解答,以供大家參考。
1、干化工藝中產品溫度意味著什么?
污泥是一種高有機質含量的超細粉末,污泥干燥的目的首先在于減量、衛生化。無論對于何種處置方法,污泥干化本身并不會改變污泥的性質,即溫度并不會導致污泥產品的降解或質量問題。有鑒于此,無論從污泥產品的質量角度,還是干燥器的效率角度看,應該是溫度越高越好。但是,由于安全問題的存在,大部分干化工藝傾向于盡可能降低產品的溫度,即降低所謂粉塵的點燃能量。然而,根據研究,污泥粉塵的點燃能量很低,當氧氣、粉塵濃度達到一定量時,100度左右的溫度下,其點燃能量低至幾個到十幾個毫焦。當點燃能量達到1焦耳時,70-80度也足以形成燃燒。當粉塵濃度更高時,即使20-30度的環境都可能存在風險。許多料倉的自燃和均屬于這種情況。干化工藝為了保證一定的處理效率,溫度是必然存在的,而且不會很低,典型值在105-125度之間。工藝的安全性只能從降低粉塵濃度和抑制燃燒氣氛入手。單純依靠降低產品溫度來保證安全性是不正確的想法。
2、干化為什么要進行污泥成份分析?
根據經驗,對污泥成份做一定的分析,對于確定干化工藝、獲得適合設計參數、確認工作條件是必要的。與干化工藝相關的濕泥檢測內容包括:含水率、粘度、含油脂比例、酸堿腐蝕性、含沙率等。與污泥相關的干泥檢測內容包括:重金屬含量、有機質含量、熱值、細菌含量等。
真空圓盤低溫干化機--設備特點
1.污泥低溫真空圓盤干化機的轉子和筒體設計緊湊合理,空間占有率低,干化機的單位體積傳熱面積大,干化速度快;單位有效容積內擁有的換熱面,設備尺寸可減小,處理時間可縮短;
2.軸勻速旋轉,物料得到均勻攪拌,干燥力度均勻,產物粒度均勻;
3.通過調節轉速、流程以及干燥時間,可調節的物料干化效果得到不同的終含水率;
4.熱,攪拌混合翻炒效果好,設計正反轉自動清理功能;
5.干化顆粒運動規律性強,對器件磨損較小,是適合粉體顆粒類物料干化設備;
6.加熱圓盤為整體壓制而成焊縫少,耐腐蝕耐磨性強,圓盤運行阻力小,設備震動小;
7.攪拌軸設計方式可使葉片帶動物料形成一層物料薄層,達到薄層換熱的效果;
8.處理物料范圍廣.可廣泛應用于顆粒、粉粒及粘性物料,對于含濕量高低的物料均可干燥,間隙操作,是一種適用性很高且節能的干燥設備。
9.濕物料連續自動加入干化設備,勞動力少,真空密閉干化,現場環境好;
10.真空低溫蒸發干化沸點很低,沒有載氣水汽氣很少方便回收,沒有尾氣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