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顆料日趨突出,許多國家對生物質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日益重視
再生能源已經成為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眾多的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質能以其資源儲量豐富、清潔方便和可再生的特點,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生物質能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素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而儲存在生物質內部的能量,即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是太陽能的一種表現形式。生物質是太陽能的吸收器和儲存器。太陽能照射到地球后,一部分轉化為熱能,一部分被植物吸收,轉化為生物質能;由于轉化為熱能的太陽能能量密度很低,不容易收集,只有少量能被人類所利用,其他大部分存于大氣和地球中的其他物質中;生物質通過光合作用,能夠把太陽能富集起來,儲存在有機物中,這些能量是人類發展所需能源的源泉和基礎。基于這一的形成過程,生物質能既不同于常規的礦物能源,又有別于其他新能源,兼有兩者的特點和優勢,是人類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生物質顆料可再生能源中的生物質能源被稱為“零碳”能源,可為應對氣候變化、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動經濟增長作出重要貢獻。同時,生物質能源還有風電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不具備的優勢。一是可轉換為多種形式的能源,可以供電、供熱、供氣(沼氣、生物、生物氫氣等),提供液體燃料(生物乙醇、生物柴油、航空煤油)和固體成型燃料(生物質顆粒、生物質炭)。二是具有天然碳中性特征,生物質形成本身就是一個固碳的過程,因此開發利用生物質能源并不增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三是生物質發電可成為穩定的電源,年均發電小時數可以達到7000小時以上,遠高于光伏發電的1600多小時和風電的2000多小時——據測算,每投資1億元,可生物質發電7.49億千瓦時,風電僅2.48億千瓦時,光伏發電1.68億千瓦時。
生物質顆粒燃料的強度與成型壓力有關,壓力太小就會達不到密實的目的,壓力增大,則壓實的程度就會增加,對于生物質與煤粒之間的密集很有利,但是有可能造成煤粒破碎或者內應力增加,致使型煤的強度惡化。
生物質燃燒顆粒
三、生物質的添加量
煤與生物質之間的作用力要比煤與煤之間的作用力小得多,當生物質的添加量比較低時,影響型煤成型的主要因素是生物質和煤之間的粘結力大小。如果生物質的添加量增加,型煤的成型率也會隨之下降。
四、熟化過程
熟化溫度和時間對型煤的強度有很大的影響,不同的生物質和粘結劑所加工制成的生物質顆粒燃料,達到較好機械強度的熟化條件各異。